| 文化侵略:西方最危险的隐形利刃 作者:坏土豆 首发于公众号:一个坏土豆 与祖国同行,共赴复兴之路 西方最致命的武器是什么? 许多人可能会想到航空母舰、隐形战机,或是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。但事实上,西方最具破坏力的武器并非这些看得见的武力,而是文化侵略。它像一把无形的刀,能在关键时刻斩断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,从内部瓦解一个国家的根基。 印度的例子:被殖民者的精神枷锁 印度曾被英国殖民统治数百年,但奇怪的是,许多印度人不仅不恨英国,反而对其感恩戴德。为什么? 以印度国父甘地为例,他从小在英国人办的学校读书,后来毕业于伦敦大学,思想深受西方影响。抗日战争时期,他曾对蒋介石说:“你们不该抵抗日本人,让他们杀,杀到他们自己愧疚了,和平自然就来了。”这番话让蒋介石目瞪口呆,但甘地却是真心实意这么认为的——这就是他的价值观。 再看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,他毕业于剑桥大学,曾在日记中写道:“大英帝国的管理制度,简直是诸神赐予人类的礼物。”正是他,后来主动挑起对中国的战争。毛主席曾感慨:“我想了十天十夜,也没想明白印度为什么要打我们。”其实答案很简单:这些印度精英早已被英国文化彻底驯化。 英国殖民印度时,大力推广英式教育,优秀的学生还被送往英国留学。学成归国后,他们大多进入殖民政府任职,帮助英国统治印度。即便印度独立后,其领导层仍以留英精英为主,甚至许多就是原来的殖民地官员。因此,英国放心地把印度交了出去——因为他们知道,印度在精神上仍是英国的“儿子”。 结果呢?英国撤走后,印度社会迅速陷入混乱,铁路准点率暴跌68%,整个国家茫然无措,仿佛在问:“爸爸去哪儿了?” 民国时期的买办精英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中国。蒋介石政府的核心成员几乎全是美国名校毕业生: - 财政部长宋子文(哈佛大学) - 行政院长孔祥熙(耶鲁大学) - 宣传部长吴国祯(普林斯顿大学) - 宋美龄(韦尔斯利学院) 这些人喝着咖啡,吃着牛排,满脑子都是美国的繁华景象,视美国为“天朝上国”。他们对美国的依赖,在关键时刻暴露无遗。 抗战期间,蒋介石始终寄希望于英美调停,甚至在淞沪会战中三次下令停战,幻想西方介入。结果呢?抗战刚结束,美国大兵立刻进驻中国,蒋介石政府又签下一堆不平等条约,几乎卖光了国家利益。 民国“大师”的真相 今天仍有人吹嘘“民国大师辈出”,但仔细想想,这些“大师”究竟有何实际贡献? 他们大多是研究哲学、历史、文化的学者,对中国工业化毫无帮助,连个轮胎都造不出来。更讽刺的是,这些“大师”中许多人思想极度幼稚,比如胡适——这位拥有三十多个美国博士头衔的“北大才子”,竟在课堂上宣称“抗战三日必亡”,甚至主张“把东北送给日本”。 当国家危亡之际,这些“大师”不是鼓舞民众奋起反抗,而是大谈“文明克制”“国际规则”,幻想侵略者会良心发现。他们学了一辈子文史哲,却连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都没搞懂。 文化侵略的2.0版本 新中国成立后,西方教会学校被清理,但文化侵略并未停止,而是升级为更隐蔽的2.0版本——留学教育。 西方大学在接收中国留学生时,有明显的倾向性: - 理工科(航天、机械、物理等):门槛极高,只有少数天才才能留学。 - 文科(哲学、经济学、政治学等):几乎敞开大门,甚至提供丰厚奖学金。 为什么?因为理工科培养的是技术人才,而文科塑造的是思想。西方通过掌握国际话语权,操控大学排名,让中国学生主动送上门接受“思想钢印”。 更讽刺的是,这些留学归来的“专家”,往往对西方的社会问题视而不见: - 美国犯罪率全球第一,监狱人口230万。 - 美国消耗全球80%的阿片类药物,瘾君子遍地。 - 美国每年发生数百起大规模枪击案,2024年仅儿童死亡就达1400人。 - 英国经济30年停滞,城市接连破产,罢工不断。 然而,这些“专家”却仍鼓吹“中国必须向西方学习”,仿佛考30分的学渣在教考100分的学霸如何考试。 结语 文化侵略的可怕之处在于,它先让你相信“挨打不能还手”,等你真信了,屠刀就举起来了。幸运的是,中国有毛主席这样的领袖,他扎根于人民,带领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。 今天,我们必须警惕文化侵略的新形式,保持清醒,坚守自己的文化自信。否则,我们可能会像印度和民国一样,在精神上沦为别人的附庸”。 (如果喜欢本文,欢迎点赞、转发,也请支持我的视频号,感谢!) 发布于:天津市
|